close

■ 上海印刷博物館內,楊浦區“紅領巾講解員”為同齡人做生動的講解(資料照片)本報記者 孫中欽 攝本報記者 易蓉
  最近十餘年,上海的博物館、紀念館和陳列館的數量翻了至少一番,參觀者的數量更是早就突破千萬人次。當博物館越來越多地承擔城市文化,其中心功能逐漸從傳統的收藏保管延伸至科學研究和教育傳播,不斷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需求。
  理論上,生活在一個博物館資源豐富的城市,是件幸福的事。然而,我們城市中的不少場館經常門庭冷清、觀者寥寥,“走馬觀花”和“一次性參觀”成了多數參觀者習以為常的方式。博物館人和教育工作者在思考:如何讓更多人主動走進和停留,讓博物館更好地發揮“校外課堂”的終身教育功能?
  代表提建議
  加強培訓教育 提高興趣素養
  市人大代表、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在不久前上海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於希望中小學校利用博物館平臺加強素質教育的建議》的書面意見,其實這已是他第二次提交有關加強中小學生文博教育的書面意見。陳燮君在工作和履職中發現,從縱向來看,目前教育單位對博物館的重視程度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年學生參觀者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但是,博物館之間的參觀者絕對數差距很大,幾家大博物館和一部分活躍學校在“貢獻”主要力量,中小學生對圖書館、群藝館和一些小型博物館的關註度還很差;此外,對博物館等場館,教師的主動接受情況也並不樂觀。
  陳燮君認為,在文化教育大環境中,博物館應該成為學校課堂教育的一個重要輔助部分,充分發揮“感觀教育”的優勢,將激發參觀興趣作為展示的重要任務,著力發掘、重現文物原本就有的鮮活生命,以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將被動的“教育”過程轉變為主動的“學習”過程。而要很好地實現這一點,必須更好地發揮教師作用,因為教師比博物館更加熟悉學生,只有當廣大教師掌握了有關知識,能夠得心應手地利用博物館的資源,文化資源才能真正轉化為教育的資源。“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重視提高學校人文素養教育的今天,我們認為,博物館在國民教育中應該占據更加突出的地位,與此相對,中小學校也應更加積極主動地借助博物館平臺,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優勢,使得學生更多地接受藝術熏陶,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
  為此,陳燮君建議:在中小學校與博物館之間建立對口/定點聯繫機制,增加博物館展覽進校園的內容與頻率,同時加強對教師的文博素養培訓,以此實現對博物館文化資源的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由市教委牽頭,在中小學教材內容中增加有關博物館及美術館相關領域的知識點,尤其是關於傳統文化與藝術審美的內容,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探求傳統,感悟藝術;中小學校可在課外學習板塊中加設“文博興趣班”,將文博素養也列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要素之一,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博教育的重視。
  場館添設計
  項目更加親民 路線度身定製
  與機器人PK五子棋、觀看各種生動有趣的科普小電影、畫馬騎馬參觀生肖特展……在上海科技館三層樓的各個展廳里,隨處可以聽見孩子們驚喜的歡笑聲,馬年春節期間,上海科技館的參觀人數又創新高,家長帶著孩子在這裡一泡就是一整天。科技館會員宋桂芝陪伴和照顧一名患有唐氏綜合徵的12歲兒童,去年一年到科技館參觀了71次。儘管孩子是特殊兒童,但科技館的形形色色令他快樂,“我們常常去水族館、博物館,可都總是走一圈就過了。但是在科技館里,孩子特別快樂,每次都要在動物世界停留很長時間。”宋桂芝發現,不僅孩子喜歡在場館里參與互動,就連大人也會被豐富有趣的科普形式吸引,所以特別願意“回頭”和“停留”。據統計,上海科技館參觀最多的一位會員2013年共參觀了81次。
  為了在場館中更好地服務參觀者,科技館的參觀指南上針對10歲以下兒童家庭、成人、青少年和老年人觀眾分別設計和推薦參觀路線,引導不同情況的參觀者在豐富的館藏中暢游。上海科技館館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王小明博士表示,博物館是實現終身教育的場所,與學校提供的正規教育結合,發揮非正規教育的功能。為了做好這一點,科技館在設計之初就提出了“3好”和“3動”,即好看、好玩、好奇及眼動、手動和腦動,“來到場館里,有沒有好看的東西能令參觀者的眼睛發光?有沒有好玩的內容,能讓大家動眼、動手參與體驗,激發大腦思考產生好奇和興趣。如果不能做到‘3好’,非正規教育將失去效果。因此在設計和布展時要提供‘3動’的空間。”不過,王小明認為,並非每一位博物館經營人都對於這方面有入耳、入心的認識和思考。
  轉型有策略
  不僅敞開大門 還做引路之人
  “復旦大學金力院士曾說,自己的生物啟蒙來自自然博物館。”王小明認為“百年樹人”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博物館要在終身教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實際上,相比參觀人次的追求,更多博物館人的願望是希望能夠發揮這一多學科空間的育人作用。
  但是,並非參觀者來到場館中,育人的作用就能完成。2011年的最後一個月,開館僅5年的上海紡織博物館遭遇了一場“暴力參觀”。常務副館長蔣昌寧回憶,在那一個半月的時間里,有個地區的3.5萬學生由旅行社組團到場館里參觀,老師來了坐在館里打毛衣、嗑瓜子,好奇的孩子什麼都摸,他們走後,博物館花了10萬元維修破損。免費的博物館不能對參觀者關上大門,更不能挑選參觀者,這段經歷更是令蔣昌寧意識到“博物館引路人”的重要,“除了文明參觀的問題,孩子們最好提前做做功課、帶著問題,場館才能真正成為課堂。”
  在場館里嗑瓜子、打毛衣的老師畢竟還是少數,但“走馬觀花”卻是大多數參觀者的常態。面對一間館藏豐富的博物館,探索之旅如何啟程、博物館服務是否都利用到,甚至如何分配在不同場館中停留的時間,很多參觀者都不甚了了。而當大人都不懂得如何“玩好”博物館,孩子們又如何在這奧妙的空間里尋找興趣或深入研究呢?
  最近3年,楊浦區少年宮的老師們在博物館里做功課,牽手了近50個場館,針對中小學生策划了生動活潑富有內涵的實踐探究活動,目前已有近萬人次楊浦學生參與其中。少年宮編撰的《楊浦區中小學主題場館探究活動指導手冊》選擇了一批適合青少年的場館,通過一堂先導課、一項特色活動、一份解說詞和一張探究卡,囊括了包括禮儀、場館簡介、亮點、解說詞、知識問答等細緻內容,讓學生們來到場館的有限時間和空間中,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體驗和知識吸收。不僅如此,楊浦區少年宮還培養了一批“紅領巾講解員”,他們通過生動、活潑的講解,更能夠為同齡人帶來易於接受和理解的解說。
  發展存阻力
  學業壓力偏大 社會認同缺乏
  “我們的孩子還沒有真正在博物館玩起來。”陳燮君認為,學業的壓力帶來阻力,社會還沒有形成“不到博物館是一種損失”的價值認同。這種阻力,楊浦區少年宮的老師在推進場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同樣深刻感受——探究活動總是在小學中受到更多歡迎,而隨著年級遞增,來自學業的阻力不斷增加。
  不僅如此,當博物館正努力“走出去”時,社會的態度卻不夠開放和友好。蔣昌寧說,“我們一家家像跑業務一樣,找學校、找社區,結果閉門羹沒少吃。”上海科技館想將聯合攝製的科普紀錄片在城市公共交通平臺上播放時,公益的內容卻拗不過時段的盈利目的,高額的播出成本令博物館人卻步。“我們有好的公益科普思維電影,上海有那麼多四維影院是否能夠開放?哪怕採取票房分成的形式,我們也很歡迎。如果社會大空間里都能夠有這些科普產品露出的機會,社會公眾主動自覺接受,那麼博物館也能打破空間限制影響觀眾和市民。我們才有氛圍讓‘博物館作為城市文化名片’這句話能真正落地。”  (原標題:博物館距離“校外課堂”還差口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t97ytsd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